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乐鱼官网

乐鱼体育app

联系我们

产品中心

乐鱼体育APP全站下载

网站地图

乐鱼体育APP全站下载

艺术大美在民间——“首届新时代西藏自治区民间文艺名家新创作品展”一瞥

时间: 2024-03-17 00:06:05 |   作者: 乐鱼体育APP全站下载

  5月16日至30日,位于拉鲁湿地公园附近的西藏雪堆白民间手工艺术学校,举办了一场汇集西间文艺名家新创作品的“大美在民间”展览。

  在这里,极富现实冲击力和视觉效果的各种民间文艺作品,吸引了许多观众,不时驻足留影。

  这场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区文联主办的“大美在民间·民族团结看西藏——首届新时代西藏自治区民间文艺名家新创作品展”,旨在引导西间文艺名家积极展示一批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民间文艺精品。

  此展集中展出了包括《消防唐卡组画》《吉祥家园》《四季花》《莲生双体陶》《丰收》《祥云莲花盏酥油灯》等60余幅(件)由西间文艺名家构思创作的创卡和玉雕石刻等作品。

  其中,由西藏雪堆白唐卡画院雪齐乌岗巴画派非遗传承人嘎玛丹增和白嘎嘎玛嘎赤画派第八代传承人格桑共同绘制的《消防唐卡组画》,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国家级最高奖项“山花奖”;青年画家拉巴次仁的作品《吉祥家园》入围“山花奖”;还有部分作品是西间文艺名家近年来在唐卡和雕刻艺术领域的创新性发展和思考的代表性作品。

  据了解,《消防唐卡组画》由西藏消防救援总队构思,由西藏唐卡艺人倾力合作完成。6幅唐卡以传统唐卡绘画样式,用丰富的色彩、细腻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寺庙文化建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重点场所、消防安全需要注意的几点和自救逃生知识。在传统的笔墨间,注入了新时代、新生活的内容。

  专家表示,这组创卡突破了以往唐卡的题材,为新时代推动唐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及示范作用,因此,《消防唐卡组画》从全国各省(区、市)技艺精湛、琳琅满目的文艺精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获奖作品。

  “这组唐卡画的宣传形式既吸引眼球又浅显易懂,让人喜闻乐见。”一位参观者在现场表示。据悉,目前,这组唐卡已用作西藏全区寺庙文物建筑单位消防宣传。

  《消防唐卡组画》的两位主创、西藏唐卡非遗传承人嘎玛丹增和格桑说,创作这组作品,两人和各自的徒弟们一起花费近7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作为自小就从家族长辈处习得唐卡绘画技艺,又先后来到西藏文化艺术中心的,学习最高唐卡绘画技艺的工匠艺人,嘎玛丹增和格桑都表示,希望在未来的唐卡技艺传承中,赋予其更多的创新内容和方式,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西藏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次仁平措表示,作品《消防唐卡组画》用唐卡描绘了寺庙文物建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将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公共服务进行了巧妙的、有机的、具有民族特色与审美习俗的紧密结合,为西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资学习与借鉴的新思路、新方法。

  “从小我就在日喀则这座民间艺术殿堂里东张西望,随手捡起一些民俗活动的动人片段,用我的方式再现于画布上。家乡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画家拉巴次仁坦言,他的作品《吉祥家园》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老家日喀则市江孜县的一种民间符号。

  《吉祥家园》这幅作品形式美妙,内容丰富。透过这幅作品,仿佛民间传统婚礼的喜庆场面,从质感的画面扑面袭来。

  “从生活看到许许多多民间艺术精品,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从而展现了藏族独特生活节奏和艺术创作方式。”看得出来,这是画家拉巴次仁对西藏、对家乡真实生活场景的又一场“写实性的素描”。

  笔墨淋漓、线条流畅,描绘着喜庆的场面,整幅作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将新鲜的素材注入其中,使创新与唐卡元素融合,让人眼前一亮。

  也许,这正是《吉祥家园》带给人们最初的感受。作品中的国旗、切玛、银行卡等寓意吉祥的元素,与传统的吉祥八宝图、分别着藏汉盛装的男女,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呈现出极具民族特色的绝妙画面。

  “这是一幅展现民俗文化的家园画,也在一定程度上抒发了对家乡的美好祝愿。”这是画家拉巴次仁赋予《吉祥家园》的一份美好心情。作为观者,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见证了新西藏的普罗大众对日常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次仁平措认为,这批新创作品反映了西间文艺名家的创新思维与实践。他说,希望西藏广大民间文艺家在各位名家的示范引领下,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家的聪明才智,为西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更大范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在本次展览上,唐卡勉萨派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贡觉杰的一幅新创作品《莲生双体陶》令人印象深刻。

  “好漂亮的艺术作品,古色古香,好像来自某个久远的年代。”这是一位观者对这幅画作的直观感受。

  据悉,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的双体陶罐,制造于新石器时代,被学界认为是新石器时代西藏地区陶器艺术的巅峰之作。因其悠久的历史、精美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西藏早期本土文化的代表,被誉为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作为日喀则市拉孜县若错勉冲唐卡世家第五代传承人,自第一次看到这件双体陶罐,就对其充满了某种精神上的向往。

  经历过自小学习藏族传统唐卡绘画技艺、出师后又成为西藏唐卡绘画技艺的传承人,贡觉杰认为,这件距今4000多年前的双体陶罐,其出土年代和实物本身,刚好印证了藏族传统锻造技艺、陶罐制作技艺以及绘画技艺的历史悠久、造诣高深。

  “我从小就沐浴在传统唐卡绘画业的氛围里,双体陶罐这件古物对我的艺术审美影响深远。”贡觉杰说。

  作为唐卡世家的传承人,近年来,贡觉杰不断尝试用工笔画细腻的笔触,勾勒雪山、湖泊与森林……他的绘画生涯,也在融入一种新的元素——写生。借鉴国画的一些方式,他又加入写生的元素,山水、动物、花草等,在他的唐卡中尽显灵动与活力。

  创作《莲生双体陶》时,贡觉杰从唐卡人特有的审美角度,赋予作品一些自身的思考,并着手进行创新性的手法。

  他首先将堪称造型奇特、纹饰精美、工艺精湛的古色古香的陶罐绘制在画布上,然后在其上插满了大大小小的荷花。他说,他想以“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来表达一种心境。

  “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来都是多姿多彩的,而荷花上纷飞的蝴蝶和蜜蜂,则表达着56个民族共享文化成果的寓意。”他说,绘画人的心境和向往,通过这幅作品予以表达。

  展会上,贡觉杰的另一幅作品——一组四幅创卡《四季花》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据悉,这部完成于2020年的作品,曾斩获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首届艺术节艺术类作品金奖。

  除了创新性的唐卡作品和绘画作品,此次作品展上还展出了许多玉雕和石雕作品。它们均出自西藏玉石雕刻技艺的传承人嘎玛杰才之手。

  作为西藏嘎玛瑞巴玉石雕刻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嘎玛杰才的参展作品包括由象牙玉完成的《丰收》《猴子变人》《切玛盒》等大件作品,也有玉石茶具以及象牙玉手镯、串珠、挂件等作品。

  嘎玛杰才所持的这项技艺早几年前就入选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这项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他对玉石十分敏感,练就了一双识玉慧眼。他知道最好的象牙玉在哪个海拔段、成色最棒的黑曜石藏身在哪里,他能从混沌的山石里分辨出璞玉。

  当嘎玛杰才在布满荆棘的高山上找到某个玉石时,他会观察它们的成色、结构、特性,探知它们的内在,以便在不久的将来,用自身对美的诠释和手艺,激活它们的美。

  “作品《丰收》的灵感就是粮食。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谈到自己的作品,嘎玛杰才开门见山地说。西藏玉材石料资源和品类丰富,他很喜欢用西藏本地特有的玉材石料和本民族符号性的内容,来为这些玉石雕刻出生命的寓意与活力。

  《丰收》创作前,嘎玛杰才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来筛选材料。最终,他锁定了一块象牙玉石。

  “为什么要选用象牙玉呢?”他问自己,也将问题抛向眼前的象牙玉。“因为象牙玉是西藏本土玉料,而且颜色呈纯白色。纯白色代表着纯净洁白的内心,这不仅表达纯真的爱,而且在各方面都表达一种忠诚。”朴实的回答,道出了他心中深沉的爱。

  选中材料后,嘎玛杰才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一边雕刻,一边在脑海里勾勒怎么设计才是对的。“它是玉料。因为在所有雕刻中,玉雕是不一样的,玉雕要因料,因料就是用料来判断它是啥东西,先选材料再设计样式。”他解释说。

  《丰收》在望。这是这件作品扑鼻而来的气息。嘎玛杰才在完成这件作品时,不断地对其进行敲雕的手法,表达一种新时代的发展愿景。

  藏族民间谚语说:“与睿智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聪明无比。”用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次仁平措的话说,这些作品突出反映了西间文艺名家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创新实践,也能感知到西间文艺名家们强劲的学习力、丰富的想象力、无穷的创造力。

  次仁平措表示,“大美在民间”今后将每年举办。西间艺术家将以此为平台,展现新时代西间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西藏文艺从“高原”迈向“高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全部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标注明确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31日,市实验幼儿园东城分园组织并且开展了以“共‘童’倾听 相伴成长”为主题的亲子文艺汇演。[详细]

  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藏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采取组织并且开展演讲比赛、举办“微课堂”、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高标准推进主题教育落到实处。[详细]

  5月31日,市委宣传部联合城关区委宣传部在宗角禄康公园下沉广场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千家万户”月月讲暨《的歌》文艺汇演。[详细]

  E-mail: x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