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乐鱼官网

乐鱼体育app

联系我们

产品中心

乐鱼体育APP全站下载

网站地图

产品中心

将直播“开进”车载场景后荔枝播客准备如何加速?

时间: 2024-03-15 19:58:27 |   作者: 产品中心

  坐在红色小鹏P7车内的科技评论作者潘乱发起直播,坐在办公的地方里的荔枝创始人兼CEO赖奕龙从手机端连麦接入,二人一口气聊了两个小时。

  2016年10月,品牌名还带着“FM”的荔枝在行业内首推语音直播业务,上线三个月,直播收入就超过了1000万。如今,音频互动直播收入已占到荔枝营收的98%。

  时隔四年半,荔枝播客又借助自研的实时通信技术“DOREME”,进军车载播客直播平台。这一次,赖奕龙明确说要“将新能源汽车当成一个智能化的平台”,而“播客是最适合车载场景的应用”,依此逻辑,荔枝将深耕车载场景,让“车载播客+直播”成为其构建全球化音频ECO的新动能。

  荔枝刚刚创立时,就喊出了“人人都是播客”的口号,凭借着低门槛获取了大量用户,并逐渐完成了音频娱乐产品、音频直播和各种交互式音频产品几大板块的布局,也培育出了互动的基因和社交的土壤。

  从2020年开始,播客热度再起,荔枝顺势推出独立App“荔枝播客”,希望在前期布局的基础上,迈出以声音突破圈层的关键一步。

  播客与单向的、系统化的内容输出不同,赖奕龙将其形象化为“小酒馆内,三两个人在喝酒聊天,旁边有围观者随意地听。”确切地说,播客更像是一场围炉夜话,更少的知识输出,更多的观点碰撞,淡化了权威感,平等的交流氛围更加浓厚。

  带有即兴、机智、LIVE感标签的播客与直播形式有很高的匹配度,直播功能的加入,还可以强化播客的互动性,提升用户参与度,加深播客主与听众之间的连结。

  播客的特性也使其与车载场景天然适配。荔枝播客的定位是轻量化、年轻化、趣味化、个性化,加之AI驱动的推荐引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用户个性化的收听体验。

  赖奕龙曾解释:“荔枝播客希望用更精选的播客内容去吸引、拓展用户圈层,触达到更多高线城市、中青年用户,所以我们通过与众多KOL合作,优秀品质的内容配合针对性的投放,以及车载等多终端的接入能进一步触达更多样化的用户群体。”

  荔枝播客不仅在目标用户圈层上与车载场景契合,车主用户更强大的购买力也能够反哺平台改善营收结构。

  3月17日,荔枝播客曾上线一档由泡泡玛特和荔枝播客联合制作的播客节目《POP PARK》,首个品牌播客出道标志着荔枝播客开始面向B端探索更多元的营收模式,而车载场景下精准的用户群体将为品牌方的推广决策增添砝码。

  早在2019年,荔枝就开始针对播客做商业模式的探索,在荔枝平台上选取了十几档播客节目进行付费尝试,一年实践后,赖奕龙对结果表示满意:“用户的复购率在60-70%,播客主分到的收入,多的100多万,最少的也有20多万。”

  小范围验证了商业模式后,2021年初,荔枝播客APP上线。上线当日,就联合了洪晃、谷大白线位名人大咖打造超级播客IP。荔枝播客还相当看重播客主的独家身份,《奇葩说》辩手席瑞,足球解说员苏东等都与荔枝播客签约了独家。

  同时,荔枝App上海量的UGC内容库经筛选后,一部分优质的播客内容也同步到了荔枝播客上。

  然而,车载播客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内容分发平台,在荔枝的规划中,汽车被视为一个新的智能操作系统,赖奕龙不止一次强调“我们要为这样的平台重新去做一款产品”。

  首先在内容选择上,车载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以符合驾驶场景需求,这更加考验平台的内容运营能力。

  据悉,除了已有的生活娱乐内容之外,车载播客直播上线后,会着力开拓科技、投资等类别的播客内容。

  沿内容上溯,如何吸引优秀的创作者也成为荔枝播客的新议题。播客最大的魅力在于人与人之间观点的碰撞与输出,用户订阅的对象更多指向“人”而非内容本身。随着车载播客内容的多元化,加之播客直播大幅度降低了参与内容讨论的门槛,也间接对播客主能力素质的要求在变高。

  要吸引创作者加入,平台环境、扶持政策、变现机会缺一不可。荔枝播客的计划是:初期借助名人大咖及行业KOL的影响力,逐步建立大众对播客的认知,同时强化车载布局,抢占核心消费场景,借助AI赋能的内容推荐和分发体系为中长尾内容创作者提供流量扶持,接着进行多元的商业化尝试。

  “通过频道订阅、付费收听、购买专题或立体化的配搭收费方式,为播客主提供足够多的变现工具。” 赖奕龙在直播中称。

  播客直播功能上线小鹏智能汽车车载系统后,小鹏P7的车主点击屏幕上荔枝播客的直播按钮,可随意切换直播,选择自身喜欢的直播主题。进入直播后,当车主点击举手或空白头像位置向房主申请上麦,房主同意后会自动上麦并开启麦克风发言。

  这也意味着,车载播客不仅要针对人机交互的特点做适配,还要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用户即使在直播互动中,仍旧获得稳定且流畅的音频体验,这对平台的技术能力是更大的挑战。

  据荔枝介绍,车载播客直播功能由其多年研发的在线音频技术上的支持。荔枝播客的技术负责人称,荔枝自研的“DOREME”项目所提供的实时通信技术(RTC)能为荔枝产品实现实时传输音频数据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

  荔枝播客内部人员也透露,播客直播功能在上线前就安全性能和信号接收上做了大量测试,“主要是确保人机交互设计符合行车安全准则规范,以及高速行驶过程中是否能保持自然且高质量的高保真音频通讯”。

  “简单的语音和手势操控是最适合车载环境的。”赖奕龙表示,“今后我们会针对性地设计简单有趣的互动方式,例如检测到目光注视后自动亮屏,用语音参与投票、评论等,在保证行车安全、符合交通法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司机影响的前提下加入互动元素。”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荔枝播客实现了手机端及车载场景下的实时对话和互动。有业内人士认为,荔枝播客打破了汽车和手机的交互边界,实现了移动端和车载端的无缝衔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多个不同终端的语音互动,这才是荔枝播客在技术层面最大的竞争力。

  除小鹏汽车外,荔枝播客还与广汽传祺、广汽埃安以及车载智能平台达成合作,包括比亚迪的汽车智能网联系统DiLink、智慧车载云服务解决方案华为HMS for Car等。在投资方五源资本的助力下,还与汽车芯片厂商地平线牵手,深入到芯片底层合作。

  赖奕龙认为,在线音频最大的红利和机会,一个是5G,另一个是IoT。5G提升速度和时延进而优化音频内容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扩大音频内容的传播途径,IoT让智能车载场景成为音频的重要舞台。

  当下移动端的争夺仍是在线音频行业的主战场,但随着5G和IoT的发展,车载端很可能逐步崛起为竞争的第二战场,基于“播客是最适合在车载场景里的应用”这一判断,荔枝播客在车载端的精耕细作,也是希望借助弯道加速超车。

  播客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多场景、多终端的适用性。当以移动端为主的终端设备被汽车、音箱、智能穿戴设备等众多联网设备重构,用户能自如地在各个终端切换时,车载端的先发优势就可以扩展到全场景。

  在与潘乱的直播对谈中,赖奕龙提到了荔枝曾经的一档播客,名为《女子卧谈会》,几个同宿舍的大学女生将每晚的卧谈录音后上传,居然很受欢迎,积累了几十万粉丝。

  “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东西,就是特别鲜活的生活。” 赖奕龙觉得,这才是播客的生命力真正得到展现的时刻。

  毕业后,女孩们各奔东西,《女子卧谈会》就此中断,赖奕龙畅想,未来某一天,她们在线上重聚,借助荔枝直播再开一档《打工人卧谈会》,继续随意地聊天。

  “有很多这样的场景,但它们用起来,还要等到播客真正繁荣的那一天。” 赖奕龙说。